途中家舍

標題: 共食,然后我们一起共老 [打印本頁]

作者: harry1211    時間: 2016-10-20 11:02
標題: 共食,然后我们一起共老
共食,然后我们一起共老


和熟悉的街坊邻居一起吃着饭,
好像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

孤独、疏离是吞食活力的漩涡,现代出现回归的「共食」主张,意义在于陪伴。

在台湾,以前人们会送餐到独居老人家的住所,近年衍生为邀集老人家们迈出家门,走进小区空间,围着圆桌或在长桌上用餐,吃着特别调配的菜肴,讲着共同的话题,大家三三两两慢慢熟悉,就好像,如果有一天坐在旁边的谁谁谁没来,大家便会急忙地询问、联络,逐渐相互之间也便有了归属感和依赖感。



↑ 台中市东势区大茅埔的「幸福食堂」,厨房忙碌做菜一景。
为关怀长辈们的身体,在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一,有自发性的医疗团队会到幸福食堂为老人家们做健诊。

位于新竹县北埔乡南埔村的小区发展协会,运用地方产业经营的盈余,在庙埕每周提供两次共食的午餐,食材采集当地自然无添加的作物,让长辈吃得安心也开心。



在日本东北青森县的浅虫市,温泉乡的美誉在泡沫经济下殒落,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失,回乡继承父亲诊所的石木先生,看诊的过程中,了解到长辈们因独居随意吃饭对身体造成伤害,若仅存的老人们了无生气的活着,这个城市可能面临消亡的隐忧。

于是石木先生集结当地有志之士,共同创建既能提供工作机会同时也能提供老人餐饮的「浅虫食堂」。餐的定价或菜色,都先征得长者们的需求,近年也吸引游客到访,食堂在为其制作其他选择。



仁爱堂是香港新界屯门区的福利机构,长年提供地方弱势社群物资和经济面的扶助,提倡小区互助,发展小区经济,期盼共建自主互爱的小区。结合小区店家发行小区货币「屯元」,推动「小区食堂」,居民分享菜肴,或付出劳力参与团体烹饪,或以屯元交换食物与劳务,产生互惠互利的小区交换运动。





位于纽西兰首都奥克兰(Auckland)西边二十公里兰努伊(Ranui)的大地之歌生态小区(Earthsong Eco-Neighbourhood),每逢星期四晚上,是小区共同聚餐的时间,轮流组成烹饪小组,每人缴交食材成本纽币十元,在小区的公共活动中心共同用餐。


现代「共食」的行动,拉近疏远的居民情感,部分地区也将对象观照在独居老人身上。


让我们通过共同吃饭,不仅拥有食物的美好,也找回以往熟悉的人与人之间牵连的情感。


途中家舍







歡迎光臨 途中家舍 (http://home-way-hom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