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圖網 |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886073492256
查看: 816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返芬芳的山谷,他们走出了一条迷人的乡居之路 ...

[複製鏈接]

150

主題

0

收聽

5

聽眾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積分
118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5-9 16:52:4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旅途分享
地區: 福建省 » 福州市





福州西北是群山连绵的闽清,这里杉松蕉竹遍野、溪涧洄环。归真园位于梯田层叠的山谷之中,凝聚着父女两代人的乡居梦想。他们庭前造园、谷中植蔬……无论是农耕、养生还是教育都重返天真、归于自然,彰显着造物主的智慧与荣美。



寻找,就寻见
______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马太福音 7:7

搭乘高铁在闽清北下车,又坐上小巴在乡间公路上拐来拐去一个多小时,才达了归真园所在的金沙镇。一个开着三轮车的明朗少年来接我,他叫小卢,是农场所办生活学校的学生。
随他一路进山,春野的画卷便于目前缓缓展开。谷中梯田层层叠叠,农舍这儿一点、那儿一簇地散布在竹林芭蕉之中,处处可见各种茶树和果木,蒸吐着晴爽的芬芳。




在一座两层高四开间的老屋前,有只白狗横卧,廊下的曾开泉老先生热情地招呼我进屋歇息。到达时正逢他们制作姜膏,厨房里金红色的大铜锅里咕咕地冒着热气。

很早就知道归真园,创办者之一曾明、 曾老先生的女儿,是著名的有机农业入门读物《菜园里的学问》的作者,但决定前来拜访,却是缘于去年他们微信号上发布的一篇文章——《我对除草之道粗浅领悟》。



▲ 生姜不易储放,在志愿者亚洲的启发下曾老先生将其熬制为姜膏。

文章中关于是否除草、如何除草、杂草利用等有着全面深入且通俗简洁的论述,在除草剂滥用的今日,此文委实是一剂清醒的良药。却没想到作者竟是眼前这位八十岁、身形瘦削的老人。

他至今仍过着上午下地劳作、下午加工食物、夜晚学习思考,一种常人看来近乎修行的简单生活。这是他前半生完全未曾预料到的。



▲ 农场的水稻多是本地的老品种,制作而成的米糕满也传承了古早风味,且有益健康。

曾老先生是福建农林大学地质系的退休教授,早在2004 年,因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而忧心忡忡,令他更为担心的是女儿曾明,从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换了数份工作,一直在城市里“飘来飘去”找不到方向。信仰基督的父女俩在痛苦不堪之际,偶然接触到一个倡导健康素食、乡村生活的教会。

在这里,他们学习到“全粮和搭配烹煮合理的素食才是真正有益身心健康的美食”。饮食方式改变后不到一年,曾老先生的糖尿病不治而愈,胃溃疡、眼花等其它病症也通过自然疗法得到极大的改善。



▲曾明向我们介绍门前的“花园式菜园”,具有美感又方便就近采食,可满足一家人平日所需。

在这期间,女儿曾明也接触到美国女作家怀特·爱伦倡导的“实行健康素食”、“在乡间过自养自足的农耕生活”、“园艺不仅有益身心,也是教育的基础,儿童应该在大自然中成长和学习”等理念,感到探索多年的黑暗隧道终于走到了尽头。

幼时和在田野中游玩,暑假帮忙农活的经历使她对自然一直怀有亲近之心,喜欢园艺和乡村。“我一直读圣经那句‘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可从前连自己的‘性’是什么都不知道!”曾明如此形容那时的发现,“我们的身体里其实藏着美丽的珠宝,需要去打开,如同一朵花要尽情地绽放出来,才能彰显出造物主的智慧和荣美”。

而且,得益于时常一起学习、散步,父女俩的关系也融洽起来,变得理解和包容彼此。



▲ 在枫树之类的木段上种植的香菇,与门廊下发制的豆苗菜。

2006 年曾明被一本国外家庭学校的园艺课本深深吸引,想到乡下生活资讯不便,便想预先准备一本速查手册,于是着手收集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在父亲的协助下一边潜心研究,一边在阳台上进行小规模的实验。

2007年初《菜园里的学问》得以完成,这本书写得翔实有趣又颇具灵性,后在2011年得以出版,成为了国内许多生态农业实践者的入门指南,便是后话了。



▲ 二楼走廊上放置着蜂箱,据说产出的蜂蜜澄清、浓稠。

2010 年春,父女俩应邀去北京参加一个家庭健康培训,在主办方十余亩的闲地里,没有太多实际务农经验的两人依照书中的方法带领学员堆肥种菜,结果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这令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返回福州,去实现梦想已久的乡村生活。2011 年,老叟弱女凭着一腔孤勇创办了归真园。



返璞归真的家园
______





归真园现有两个种植基地,前者种植水稻,在另一处海拔1000多米的山地,那里空气洁净,有清澈的山泉和原生态的森林,少有人为的污染。我们到访的后者主要种植蔬果,集中在屋前的山间盆地,有山坡梯田也有平地,既便于多样性种植,又富有层次和美感。



▲ 地质出身的曾老先生特意选址山间盆地,这里有相对独立的水源,山泉常年不断。

次日正值种姜,我随曾老先生、小卢和志愿者亚洲一起下地。农田结合朴门、有机农法和自然农耕,随处可见星星点点的鸭拓草、波斯婆婆纳、紫云英,还有一些特意种植的会开花或可驱虫的植物,与间种的蔬菜交杂而成一个高低错落、近乎自然的植物群落。

我们翻开土地,蚯蚓和黑色的小虫四散奔逃,还惊醒了一只细鳞白得耀目的蜥蜴!而抬头就能望见一层又一层的青山绵延起伏,西驰而去,非常美丽。更不必多说那些栖在流云竹间的生灵,也会时时随性地唱和。



▲ 生姜与油菜间种,可有效利用土地,错开成熟期。



▲ 撒上杂草与羊粪混合制作的堆肥作为基肥,是天然的养分。



▲ 种好后覆上杂草,好比给土地盖上一层棉被,利于土壤保湿也能抑制杂草。

农事上,经过数年实践和学习,在坚持有机的铁则下,融合朴门、吸取当地传统耕作方法,形成了一套趋于完善的技术方法和流程。曾老先生感叹说,现在终于可以专注下一步的加工和销售了,他丝毫不畏愁苦。

“可是你已经八十岁了!”我疑惑且担忧。“农场长远的发展需要可以持续的资金。”他说自己与女儿有个共同的心愿——将归真园变为一个实现家庭化农耕、自然教育、健康养生综合发展的生态家园。


▲ 日常清洗使用的米糠,只需在少量撒在碗筷上、用湿布擦拭即可,干净好用,随水流入土地,土地也会开心。



▲ 生态旱厕,讲究尿粪干湿分离,便后撒入厨余和稻壳使之干燥发酵,成为有机肥料,环保且没有臭味,十分可爱。

原来农场创办之初也曾十分辛苦,不仅有劳作上的繁杂重复,也有心理上的孤独挫败。田园生活并非全是浪漫,经历种种困难和不断的自我更新后,才有了现在的恬静安稳。在这个过程中,父女俩对于人生使命的认识也走向了更广阔的空间。

“我们希望在实现自给自足和自养的基础上,做一些教育培训的工作,将我们在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道路上所学到的、所收获的,无论是心灵层面的,还是技术层面的心得与经验与大家分享,帮助大家也能过一种更健康、快乐、丰富和优美的生活。”曾老先生头脑清醒,嗓音愉悦,身上有着泥土一般温厚的气息,平实而高贵。




▲曾明十分喜欢绘画,用自然笔记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农场招收想学习务农的年轻人来做志愿者,也定期开展健康生活体验活动。出于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反思和对孩子及教学的热爱,曾明开办了以农场为基础开办生活学校,课程分为实践与理论两大类,包括园艺、朴门、适切科技、自然建筑、素食烹饪、自然疗法、自然笔记、儿童教育等。

去年招生启事发出后,只有一人报名,便是小卢。她有些失落,不过转念一想,对于去年刚做母亲的自己来说宽松度刚好,也能更个性化地教学。“教育就像是放羊,是把羊放到大自然里,让它们自己找草吃呢,还是关在圈里,研究食谱,然后配置饲料,喂给羊吃呢?”




临行前的清晨,我站在屋前开阔的土地上,初春的山谷里有种蓬蓬勃勃的生命气息,竹木犹如万顷波涛涌动。问起小卢一个月来的感受,他笑说从城里带来的烦躁得到了抚慰,口头禅在每日的生活中变成了“哇”。

“人不能凭空创造出新的本质来,就像水中捞月和天上的月亮是没法比的。”一切都全方位地展示在他面前,可以去发现、去依循,这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活。




〔 归真园生态农园 〕



一个家庭规模的生态农园,2011 年由福建农林大学的退休教师曾开泉及其女儿曾明(《菜园里的学问》作者)创办,希望在生活方式、农耕、教育、健康养生等方方面面, 都能探索出一条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道路。

地址:福州闽清县金沙镇鹤林村7号
微信:guizhenyuan2015
电话:18059019748

本文编辑自《LOHAS乐活》杂志2017年4月刊
编辑、文:伍娇   摄影:邹训楷


16.webp.jpg (60.13 KB, 下載次數: 266)

16.webp.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 推薦預訂 心靈家園 佛寺機構 家舍地圖 周邊商品 心靈之旅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媒體報道| 加入我們| 法律聲明| 用戶協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