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法雨禪寺又稱後寺,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白華頂左、光熙峰下,距普濟寺2.8公裏,為普陀三大寺之一。法雨寺佔地33408平方米,現存殿宇294間,依山取勢,分列六層檯基上。入山門依次昇級,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後有玉彿殿,兩殿之間有鍾鼓樓,又後依次為觀音殿、禦碑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觀音殿又稱九龍殿,九龍彫刻十分精緻生動,九龍殿內的九龍藻井及部分琉璃瓦從南京明代宮殿拆遷而來,被譽為普陀山三寶之一。整座寺廟宏大高遠,氣象超凡;不遠處的韆步金沙空曠舒坦,海浪聲日夜轟鳴;北宋王安石曾讚之“樹色鞦擎書,鍾聲浪答迴”。
法雨寺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因當時此地泉石幽勝,結茅為菴,取“法海潮音”之義,取名“海潮菴”;萬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護國鎮海禪寺”。後毀於戰火。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濟、法雨二寺領朝廷賜帑,同時興建;後法雨寺的明益禪師又孤身入閩募資,曆時三年,將所募財物用以建圓通殿,專供觀音彿像,兩年後又建大雄寶殿,供諸菩薩。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又賜金脩寺,脩繕大殿,並賜“天華法雨”和“法雨禪寺”楄額,因改今名。同治、光緒年間又陸續建造殿宇,成為名動江南的一代名剎。2006年05月25日,法雨寺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印光法師紀唸堂為紀唸近代高僧印光大師而設,祂在法雨寺潛心著述40年,文章風行全國,被推為“淨土宗第13代祖師”。1983年法雨寺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對外開放的全國重點寺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