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寺  

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

電話:

上傳:桃子

無星商戶 0 | 已有 0 條評論

普通家舍

加入收藏     認領

更多»

圖片

簡介

温州太平寺,坐落在太平岭右侧之翠微山南麓,依山涵水,殿宇巍峨,风景秀丽,素有城内有嘉福(嘉福寺)、天甯(天宁寺),城外有护国(护国寺)、太平(太平寺)之美誉,是温州著名的丛林之 一。据《乾隆重修温州府志》载:“太平寺在广化乡太平山下,后晋天福七年(西元942年)建”,至今已有1064年。始建之初,正值吴越王钱缪统治之下, 佛教鼎盛时期。至明正德七年(西元1513年),释超印法师重加扩建,其丛林更加雄伟庄严,住持僧众多达800之众。高僧辈出,盛况空前,香客盈门,香火 旺盛,名闻遐迩。特别是每逢正月初八日这一天,温州城内外广大信众都到太平寺烧香拜佛,祈求佛菩萨保佑人丁兴旺,四季平安。寺院内外烟雾缭绕,人山人海,道路壅塞,尽是一片热闹景象。
 清康熙初,耿精忠占据福建,常来侵扰温州,固山贝子曾据太平寺发兵征讨。雍正初,高僧释宿厂、释智顺二和尚夙修天台正教,驻锡于此。智顺和尚乃是天台宗 廿四世传人,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年)圆寂于太平寺。清中叶,国运渐衰,中原及我温州佛教受其影响。抗战期间,国民军暂编第三十三师驻兵于此,众僧离 寺,僧去寺空。1949年温州解放后,太平寺仍为温州军分区部队驻地,成为汽车修配厂和枪械修理所的场所,拆寺建房,寺院满目全非,古刹所有之名人题咏,如叶适、黄淮、张璁等之碑联、碑石亦因时久岁荒而湮没,但所幸的是尚存《太平寺智顺和尚碑记》及堇江客商《乐输并修碑记》二石、寺前两株古樟和寺后的翠微亭依旧,而香火断灭,梵音久之绝矣!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拨乱反正,随之改革开放,党的宗教政策逐渐恢复、落实,温州社会各 界及广大信众、高僧大德纷纷动议,要求政府修复千年古刹。在党政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温州市人民 政府听取群众的呼声,于2002年向浙江省人民政府呈上温政[2002] 65号档《关于要求修建太平寺的请示》,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03年1月9日下达浙政函[2003] 2号档,批复同意在翠微山公园南侧太平寺旧址修复。当消息传出后,温州十方大德、信众、海外侨胞等纷纷解囊,踊跃乐助,集腋成裘,这为修建工作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温州市佛教协会经多方徵求意见,多次研究,报备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同意,委任释万如法师负责修建重任,由市民宗局牵头,成立了太平寺 修建委员会,标聘苏州市香山古建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施工。自2003年3月23日在太平寺原址上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大典,温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市委统战部、 市民宗局和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及来自温州市各县(市、区)的高僧大德、佛教四众弟子约6000多人参加了奠基大典,温州市民宗局局长主持会议,温州市 政府陈莲莲副市长和修建委员会负责人万如师先后讲了话,并举行了奠基仪式。在市政府、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等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信众、高僧大德的鼎力支 援下,修建单位
 依照宋式按中轴线建进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两厢配殿、僧舍、讲经堂、佛教图书馆、斋堂及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大雄 宝殿高大雄伟,高20多米,柱栋径阔70公分,精选远洋名木佳材,非洲的铁木,印尼的波萝格建造,造境恢宏,风格典丽。菩萨、佛像、罗汉及天王造像,仪宇 万方,宝相端严。全寺占地面积29335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总造价计人民币3800万余元。太平寺古刹将以崭新、古香古色,气象万千的面 目,成为温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旅游的胜地,为广大香客和佛教四众弟子听经闻法、念佛修持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道场。
更多»

資訊

    更多»

    點評

      我要點評

      登錄後才可以發布點評, 立即登錄

      地圖

      二維碼

      掃描家舍二維碼進入家舍手機版

      首頁 推荐預訂心靈家園 佛寺機構 家舍地圖 周邊商品 心靈之旅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媒體報道|加入我們|法律聲明|用戶協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