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乐寺  

地址: 河北承德

電話:

上傳:佛教精舍

無星商戶 0 | 已有 0 條評論

普通家舍

加入收藏     認領

更多»

圖片

簡介

河北承德的普乐寺隔武烈河与避暑山庄相对,与外八庙的其他寺庙一道,众
星捧月般环绕在避暑山庄周围。普乐寺建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其建
庙宗旨与外八庙的其他寺庙大体一致,“修建一座庙,省却十万兵”,都是为了
“统战”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政治平台。但说到具体的建设背景,还是显得比较特
殊。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清朝政府彻底平定了准噶尔部贵族的叛乱以
及天山南麓的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乱,使中央政府的行政统辖范围再次达到了巴
尔喀什湖以西和葱岭以北。
    巴尔喀什湖,古称“夷播海”,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部,在19世纪中
期(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前隶属中国。葱岭,为古代中国人对今帕米尔高原及昆
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统称,为古代东、西方陆路交通的要道,自汉、唐
以来,中国政府都曾对其实施行政统辖。但截至清代初叶,生活在巴尔喀什湖一
带的左、右哈萨克族,生活在葱岭以北的东、西布鲁特(柯尔克孜族),以及生
活在南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已与祖国内地隔绝多年。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
年),他们终于摆脱了蒙古准噶尔部的控制,恢复了同中央政府的联系。
    此后,西北各族与清朝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他们不断派代表到承德避暑山
庄朝觐,奉表贡物,接受封赏,“且每岁山庄秋巡,内外扎萨克(清代将蒙古族
住区分设为若干旗,每旗旗长称为扎萨克)观光以来者,肩摩踵接”,并经常伴
随乾隆皇帝去围场行猎。为了表示对西北各民族宗教信印的尊重,进一步团结少
数民族首领,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乾隆皇帝“将欲因其教,不易其俗”,顺理
成章地修建了这座庙宇,敕赐“普乐寺”之名,即天下统一、普天同乐的意思。
因此可以说,普乐寺的修建,是各民族团结的象征。1961年,普乐寺被列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备受各族人民的爱护和崇仰。
更多»

資訊

    更多»

    點評

      我要點評

      登錄後才可以發布點評, 立即登錄

      地圖

      二維碼

      掃描家舍二維碼進入家舍手機版

      首頁 推荐預訂心靈家園 佛寺機構 家舍地圖 周邊商品 心靈之旅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媒體報道|加入我們|法律聲明|用戶協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