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家舍 途中家舍 心靈家園 - 場館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不用去巴黎、米兰、纽约,就能看四百年时装秀!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不用去巴黎、米兰、纽约,就能看四百年时装秀!  

地址: 杭州市玉皇山路73-1号

電話:

上傳:香倒的影子

無星商戶 0 | 已有 0 條評論
環境: 0   服务: 0  

普通家舍

加入收藏     認領

更多»

圖片

    簡介



    步行在杭州南山路,西湖的烟雨让人微醺。人声渐稀的时候,湖光渐变为陇翠,山影重叠,模糊了远近也移换了空间。走到了玉皇山脚下,景色温柔一如现实中丝绸的触感,也像远古记忆中最为舒适的感觉,我就这样来到了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下简称“丝绸馆”)。流连丝绸馆,一点都不沉闷。走出展馆是21世纪的杭州,而走入展馆,则置身打马扬鞭的丝绸之路。伙伴请赶快跟我走进这座丝绸的时光机!

    撰文、摄影:王悦婧

    中国丝绸博物馆院景

      闭馆改造一年后,丝绸馆变了!升级后的两大基本陈列尚在,且增加了新建的时装馆。如今,丝绸馆的展示架构分为四部分:历史文物,基本展现中国丝绸之路的历史传统,在原陈列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工艺过程,以丝绸的传播工艺及加工过程为主要内容;科技保护,为观众展现保护的过程,是近年新增版块;现代时尚,展现中国及西方的时装,以创新思维与产业结合。

    中国丝绸博物馆示意图

      近年来,国家层面提出“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丝绸之路”主题馆或主题展层出不穷,可贵的是丝绸馆的展览通篇没有强制地意识形态灌输,也没有把政策战略放在明面上生硬阐释,而是通过展品和逻辑让观众联想到大战略,进而自己去感受丝绸对世界的影响,理解它是如何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载体。

    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








    该展览共分为源起东方(史前时期)、周律汉韵(战国秦汉时期)、丝路大转折(魏晋南北朝时期)、兼容并蓄(隋唐五代时期)、南北异风(宋元辽金时期)、礼制煌煌(明清时期)、继往开来(近代)、时代新篇(当代)8个单元。

    明清丝绸展示漳绒、妆花缎等高档织物;还有反映封建礼制的清代龙袍、蟒袍、袍料、补子和明清官服、明清男女织绣服饰及晚清外销绸。



    楼梯像一条白色的绸缎,馆内充满概念的展厅设计,置身于此,仿若隔世。

    展厅安装了可互动的触摸屏,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展厅内的全部藏品,还可欣赏各国历代的丝绸精品。

      不同于常规的流线型,这个展览是一种开放式叙事,每个人观展都像亲身走在属于自己的“丝绸之路”当中。

      展览的内圈和外圈其实是相对独立的叙事逻辑,内圈是按时间顺序讲述,外圈则是补充说明;比如观众在里圈看到丝绸是什么,可以继续按顺序参观,也可随时退场,到外圈来看绫罗绸缎,有解释、诗句、模型等,把微观的东西放大来看。外层有点类似链接、注释,是帮助阅读的深入阐释。

      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被浓缩在一个单一的封闭通道内,比如敦煌石窟、意大利房间、近代绸庄,事件的展示通常位于通道的末端。独立的单元,满满的体验。


    敦煌石窟、意大利房间、近代绸庄同在一起,盗梦空间有木有?

      能够感受到,馆方力图带来的是审美的体验,而非价值判断。展览中经常可见丝绸之路的地图、不同国家的织机,但均未做比较,而是让观众自行比较判断。毕竟丝绸之路不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在理解、沟通中共同繁荣。

      “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展览背后的文化阐释是中国丝绸和丝绸之路,讲述的是中国丝绸如何发展以及怎样传播到世界,观众可以了解到关于丝绸的种种以及是如何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更衣记——中国时装艺术展(1920s—2010s)”、“从田园到城市——四百年的西方时装”分别展示中国和西方的时装艺术,这一展览是丝路展的当代延伸,时间上相承接,空间上单独展出,贯之以中外交流和丝绸发展这一内核。

      “更衣记——中国时装艺术展(1920s—2010s)”展示了近百年来中国服饰演变。时间上分两大段:民国和建国后。580平米的展厅中,不能尽现一个世纪的时尚,故多以典型呈现。

    20世纪20年代起,文明新装流行,旗袍逐渐形成和成熟,它继承了古代中国的袍服元素,吸取了西洋服装裁剪方法,完美体现中国女性秀丽柔和的曲线和独特的韵致。

      西装与西式裙装的引入与中西搭配的穿着还体现在民国五四青年装,普通民众的服装上,如年轻妇女的长马甲、长袄和裤子等。


    新中国成立后,服装打上了革命时代的烙印,蓝衣绿裤,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形态的一个缩影,而现在看,那叫怀旧。


    1950年后,旗袍在大陆淡出,在香港和台湾还有,一直到现在,重要场合总能见到她们的身影,这里的是港澳1950年至今天的旗袍。

      改革开放后,中国服装设计走过了快速发展的30年,出现了真正的时尚产业。中国培养了一批服装设计师,创作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准的作品,拥有了知名品牌,逐渐登上国际舞台。1978年改革开放后,喇叭裤、蝙蝠衫等一些国际流行元素的本土化。

    这一区域的展陈在视觉感官上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的享受,没有多余的展览说明文字,没有更多思辨信息的传达,你只需沉下心来,感受时装这种艺术以及它所承载的对于美的追求。

    这里有中国时装设计快速发展的30年中,著名设计师在历届“兄弟杯”、“汉帛杯”、“全国美展”等奖项中的获奖作品与相关品牌

    时装不局限于丝绸,但丝绸作为比较高档的面料,很受设计师青睐,他们在表现优美、高贵时往往都选择丝绸面料。

    从田园到城市——四百年的西方时装

      该展囊括了欧美17—20世纪各重要时期的服饰品,分五个板块展示了西方时装四百年的发展轨迹、时代特征、服饰风格以及时装与艺术的关联和影响。

      四百年中,前三百多年主要是欧洲时装;二十世纪下半期开始,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的时装也登上了历史舞台。当代国际时装日益多元化,东方的、区域的、亚洲的、非洲的、南美的以及各种分支文化的元素不断交融汇合。大部分展品为西方服饰史中的代表性服饰,或具备该时期服饰的典型特征。

      17-18世纪,随着法国的强盛,艺术、建筑、音乐、时尚领域的典型巴洛克时期到来。自然、弯曲的轮廓,流畅的线条,黄金的装饰,丰富的色彩和通体的涡螺装饰等是其典型的艺术风格。贵族们的“时尚”也呈现出这些特点。

    17世纪巴洛克礼服裙

      18世纪的时尚则以繁缛的装饰而闻名:精致的假发、奢华的刺绣和蓬松的裙摆。


    18世纪华托服、波兰裙、 帕尼尔廓形的礼服裙。

      19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后,很快便传播至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随着时代的进步,服装也开始渐渐凸显女性身体原貌。



    19世纪帝政时期的简·奥斯丁裙、巴瑟尔裙等。

      20世纪的西方服饰进入了快速变化时期,信息传播、交通和生产制造业的革新,都对当时的服饰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服饰也逐渐由1900年代早期巴黎高级定制主宰整个时尚格局向21世纪兼具即时性与全球化的时尚转变。



    20世纪展品中有半数出自扬名史册的杰出设计师之手,例如:郞万(Jeanne Lanvin)、夏奈尔(Gabrielle BonheurChanel)、迪奥(Christian Dior)、巴伦夏加(Cristobal Balenciaga)、纪梵希(Hubert deGivenchy)、巴尔曼(Pierre Balmain)等。




    另外单设服饰品展示区块,展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精美鞋子、手包、首饰、化妆用具等。

      从远古到现代,从国内又走到国外。此时你满眼明清织秀的绫罗绸缎,彼刻已经置身18世纪巴洛克时期的法国。这里藏着属于你自己的“丝绸之路”。

      时装馆有顶层露台,可远观玉皇山,这时你可能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回到了湿润的21世纪的杭州,这一设计仿佛使历史与当下也接通了,时空的维度在登高远眺时化为了最真实的情感体验。


    时装馆顶层露台的风景

    Tips:

    地  址:杭州市玉皇山路73-1号
    公  交:乘12路,42路,271路,87路至丝绸博物馆下
    自行车:博物馆门口有停车棚,靠近博物馆的玉皇山山门口有公共自行车租借点
    展厅开放时间
    咨询电话:0571-87035150
    1、丝路馆、非遗馆、时装馆
    周一:12:00—17:00(法定假日9:00—17:00)
    周二至周日:9:00—17:00
    2、纺织品修复展示馆
    周一:12:00—17:00(法定假日9:00—17:00)
    周二至周日:9:00—17:00
    (其中:修复保护工作室,双休日及法定假日不对外展示)
    3、各展厅结束时间
    各展馆16:45停止进馆参观

    (文中部分图片由博物馆方提供)
    更多»

    資訊

      更多»

      點評

        我要點評

        登錄後才可以發布點評, 立即登錄

        地圖

        二維碼

        掃描家舍二維碼進入家舍手機版

        首頁 推荐預訂心靈家園 佛寺機構 家舍地圖 周邊商品 心靈之旅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媒體報道|加入我們|法律聲明|用戶協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