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73年,还未至而立之年的长谷川义太郎离开了设计公司,在东京原宿街头开起了一家小店。小店的招牌简简单单,棕色的底漆上六个大字“文化屋雜貨店”,透过橱窗玻璃就能看到里面的商品堆得满满当当。
这是文化屋1973年第一间店开店时的图片, 位于东京渋谷
这是文化屋1980年代图片, 店舖已扩充为两间舖, 货品种类也变得多源化, 深受日本潮流爱好者, 艺术家和时尚人士爱戴
开朗乐观的长谷川先生没有为开店初期门可罗雀的状况感到担心,一心设计创造有趣新奇的商品,还与日本画家蔦谷喜一、英国设计师Paul Smith等志趣相投的朋友进行合作。在他看来,“人的精力有限,与其拼命赚钱失了乐趣,不如做些真正有意思的事情。”这家店,就是他投以无限热情追求乐趣的所在。
日本画家茑谷喜一90年代为文化屋杂货店创作的插画
小泉今日子访问文化屋和社长
长谷川社长和英国著名设计师 Paul Smith
与Paul Smith合作并在其店里售卖的商品
在此后的四十年间,文化屋杂货店逐渐成为了一家地标性的创意店铺,受到日本潮流爱好者、艺术家和时尚人士爱戴,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拜访。
长谷川先生在文化屋杂货店的收银台前
杂志对文化屋杂货店的报道,封面是相泽树和长谷川先生
1970's Anan Magazine 对文化屋杂货店的报道
长谷川老先生和游客们的合照
陶器系列都是文化屋很重要和具代表性的产品,由于每一个图案都是人手製造,所以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除此以外,这里更是一个鼓励自由创作的文化圣地。长谷川先生在店内二楼特意设置了一间工作室,许多年轻人会去那里搞创作。他自己也经常待在工作室里,把各种想法变为实物。
由于涉谷店的建筑物要重建,文化屋搬到原宿神宫前的两层楼房,原宿的时装和创意文化就慢慢成长起来。
原宿工作室的照片
相泽树小姐是文化屋工作室的常客,经常在店内进行创作
Rex Ko 曾留学日本、于东京文化服装学院毕业。读时装设计期间经常去文化屋寻宝。第一次去到时的反应是"我从来未见过这样的店"。 后来机缘巧合下认识了社长长谷川先生,然后就加入了文化屋这大家庭,并在香港开设了文化屋杂货店的首家海外分店。他常感叹在文化屋的工作令他大开眼界,获益良多。“长谷川社长非常鼓励创作,希望我们尽情去创造,不要去为销售而设计,创新和惊喜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创作环境和空间是比较罕有的,就好像一个家庭一样,充满‘人情味’。”
香港文化屋杂货店
文化屋40週年时设计的纪念拉链布袋
大受欢迎的印花木枱和椅子系列
长谷川先生把文化屋杂货店不仅仅当成一家店铺来经验,它所承载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商业上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2015年在长谷川老先生宣布闭店时,有那么多人依依不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