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台湾,最具有传统的茶座当数台湾第一座称为典范的茶艺馆--紫藤庐。紫藤庐坐落的建筑物已有80多年历史,因屋前有3棵老紫藤攀缠而得名。由于2层高的日式古老楼房被绿荫掩蔽得太彻底,以至于走到茶馆的大闸外也辨不清茶馆在哪儿。显然,位处交通繁忙的新生南路的紫藤庐没有被城市烦嚣侵扰丝毫,于是安心地踏小石路步入绿荫更盛的静谧庭园。
紫藤庐内部环境
走进茶馆大厅,这里的景致颇为幽雅,特别是靠窗的位置,晌晴天,园中的老紫藤把过猛的阳光滤过,余下散碎的柔光透过落地大玻璃洒满全身,照得人暖洋洋的;再看园中一片绿意盎然,流动的水和鲜活的锦鲤让人陶醉。
紫藤庐的厢房
日式厢房中,蛋黄色的灯光透过垂吊的两盏纸灯徐徐散下,隔了一层纸灯罩,光变得轻轻柔柔,坐在榻榻米上,人也格外的祥和。呷一口用乌来泉水泡之、味道微甘的冬茶,感觉踏实又自在。
如果你是初次下座,也许会被桌上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泡茶工具弄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服务员会不慌不忙地把一切摆弄妥当,笑说:“茶具不需要太多太复杂,太多反会被牵绊;泡茶过程亦不须太繁复,只要有次序地把茶具准备妥当,煮水泡茶,心很安宁,自会享受到茶的真谛”。
,它过去是个老旧宿舍,聚集许多台湾民主运动、反对运动及自由学者,包括李敖、陈文茜、美丽岛事件成员们均曾在此聚会,是当时高压统治下的一个小小自由空间。林浊水曾怀念的说,这裡是当时落魄江湖者的栖身所,知名作家龙应台也非常喜欢这间茶室,说“全世界有6600家以上的星巴克,但只有一个紫藤庐”。
从宿舍改建成茶馆的紫藤庐,现在是一个清幽淡雅的交流空间,在这裡消费的通常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喜欢在这裡与朋友聚会,在空间裡回忆台湾社会运动蓬勃的年代。像我这样二十初头的人其实不多见,但每个年轻面孔几乎都是抱著对中国文化的崇敬及对茶的嚮往而来,我们仔细地听著主人讲解茶文化,有时候遇到文化涵养丰富的长者,他们也会加进来指导几句,或是说说品茶与生活的关连,让我每回离开,得到满满的知识与平静的心。
茶室所营造的是一种公共空间与品味,在茶室喝茶因为茶叶、器具、水质、水温、浸泡时间等都很讲究,比自己在家泡茶更能喝出茶的口感馀韵。但茶室带给人最多的,仍是整体的空间氛围,它静静地记录著这块土地上发生的历史,也让人在啜饮之间,满足对中国古老文明的想像,及其精緻细腻的深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