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成立宗旨
香光尼僧團存在的使命,以尊重生命為起點、關懷時代為志願,秉持悲願、力行、和合的理念,播撒佛法的種籽,共創祥和清淨的世界。
創建緣起
民國五、六十年代,台灣社會逐漸脫離戰後的貧困,政府發展工業,拓展技職教育,延長國民義務教育,人民素質普遍提昇,大專佛學社團於茲掘起,民國六十九年悟因法師於嘉義創建香光尼眾佛學院,甚多大專知識青年以追尋生命存在的意義歸依佛門,依止悟因法師披剃出家。法師洞見這一股生命力必須因循善誘,使成為社會善性的循環,乃於民國七十四年召開僧眾大會,探討僧團存在的使命,共同訂定以悲願?力行?和合的理念奉獻社會。
志業簡介
香光尼僧團目前比丘尼成員百餘人,志工、護法居士無數,結合僧俗的力量,以教育、文化、社會服務等三大志業服務社會:
一、 教育:
(一)推廣佛教教育:以宗教正確的啟迪始能激勵人心向善、向上,乃定期舉辦長期課程「佛學研讀班」、短期課程包括宗教講座、禪修課程、人文講座等。「佛學研讀班」學制三年,至今已進入第廿四年,每年全台灣約有2500位學員參與研修佛教教義、探討生命的課題。台北印儀學苑、桃園香光山寺、苗栗定慧學苑、台中養慧學苑、嘉義香光寺、安慧學苑、高雄紫竹林精舍等七個寺院皆定期開課。
(二)僧伽教育:香光尼眾佛學院以培養健全的宗教師為職志,學制四年。僧伽繼續教育則提供僧伽各種再進修的管道,提昇入世弘化或研究的知能。僧伽在畢業後,多從事推廣佛教教育的工作,有的則在國內、外高等教育機構任職或從事翻譯、出版等志業。
二、 文化志業
從事佛教教義、戒律暨台灣佛教研究,設立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相關叢書;成立佔地三百餘坪的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藏圖書四萬餘冊,期刊三百多種,因應數位時代來臨,建立佛教圖書資訊中心,建置各種資料庫,舉辦圖書館管理研討會等。另設立香光莊嚴雜誌(季刊)、佛教圖書館館刊(半年刊)、僧伽教育年刊:青松萌芽等。
三、 社會服務:
(一)提供都市暨山林心靈休閒空間,寺院道場皆開放信眾膜拜、舉辦共修,從事家庭諮商、個案輔導、往生助念等。
(二) 組織志工關懷青少年。定期至輔育院、觀護所從事少年輔育;進入校園從事「心智教學」,教導學生禪坐、啟迪正向思惟,服務校區包括高雄市瑞豐國中、光武、愛群國小等多所學校。又舉辦暑期兒童、青少年成長營等。
(三) 社區關懷:建立社區共同體的關懷,舉辦讀書會;健康、家庭講座;關懷外籍配偶在地化,開辦「外藉新娘識字班」,協助學習中文認識社區文化。又從事社會災難救助,如成立921震災協助重建專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