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宝莲禅寺  

地址: 香港

電話:

上傳:佛教精舍

無星商戶 0 | 已有 0 條評論

普通家舍

加入收藏     認領

更多»

圖片

簡介

宝莲禅寺(Po Lin Monastery),或称宝莲寺,为香港一座佛教寺庙,亦为香港旅游景点之一,位于新界大屿山昂坪,介乎弥勒山与凤凰山之间。寺庙前身为大茅蓬,由中国江苏镇江金山寺的顿修、大悦和悦明三位禅师建于1906年(即清光绪三十二年)。直到1924年,第一代住持纪修和尚正式命名为宝莲禅寺。
1950年代在宝莲寺当职、维那及西堂的圣一和尚,外出弘扬佛法时,路过地塘仔及昂平路,常看到有僧人刻苦堆沙砌石,圣一遂查问,对方表示要起道场,圣一深受感动,即找来资金襄助兴建道场。
原来,该名与圣一对话的僧人便是悟明法师,他于1955年在地塘仔开创道场,即宝林禅寺初建成的地宝殿。一年后,圣一和尚接替去世的悟明法师管理寺庙。1980年代初,寺内建成大雄宝殿,香火鼎盛,善信络绎不绝.

建筑特色

天坛大佛—全球最大的青铜坐佛位于寺旁,巍峨坐于木鱼峰上,由宝莲禅寺于1970年筹建。佛像约重250公吨,高34米,坐于三层祭坛上,以青铜铸造,佛面淘金4斤余。
寺内出入口处前建有一个“地坛”,正对着天坛大佛之下,以符合中国古代天南地北之说,具有回音壁之功能。
天坛大佛之下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前摆放了“回归宝鼎”,有向天坛大佛供奉之意,“回归宝鼎”就是为了纪念香港主权移交予中华人民共和国而特别铸造。鼎身有香港区徽洋紫荆浮雕,上有云彩,下有海涛,寓意香港回归后如春回大地,欣欣向荣,故时任香港行政长官的董建华题写“香岛春暖”四个大字。宝鼎初次运抵香港时,曾意外撞断一足,经修复后重新运返香港。
寺内建有多个具中国传统特色之建筑,如重檐歇山顶式建筑的大雄宝殿(建于1980年代初)、地坛旁边的白色牌坊和木鱼峰山腰的法华塔。

第一代住持(1924-1930)                 纪修和尚
第二代住持(1930-1952,1953-1972) 筏可和尚
第三代住持(1952-1953)                 增秀和尚
第四代住持(1972-1983)                 慧命和尚
第五代住持(1983-1990)                 圣一和尚
第六代住持(1990-1995)                 初慧和尚
第七代住持(1995-现任)                 智慧和尚
更多»

資訊

    更多»

    點評

      我要點評

      登錄後才可以發布點評, 立即登錄

      地圖

      二維碼

      掃描家舍二維碼進入家舍手機版

      首頁 推荐預訂心靈家園 佛寺機構 家舍地圖 周邊商品 心靈之旅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媒體報道|加入我們|法律聲明|用戶協議 
      返回頂部